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1节 (第2/3页)
忆里当做厨房的茅草屋。 她进了厨房四处看了看,先走到墙角处的石缸前拿开了盖子,不出所料,里面一粒米也没有。 凭着接收到的来自于原主的记忆,林慧娘知道大林村地处北方,农作物为小麦,主食也是馒头,过年过节也偶尔会吃顿肉包子,但是想吃到米就不那么容易了。 但是即使种着小麦,但林家每年能吃到的面粉也很少,一般吃得都是各种杂粮以及杂粮磨成的面粉。林慧娘从所剩不多的红薯面里舀了一瓢出来,她没吃过红薯面,也不知道要怎么做好吃,因此只能把红薯面当成小麦磨成的面粉来用。 林家的厨房里可以说是什么都没有,林慧娘即使厨艺还不错,但也不知道要怎么做这一顿饭,最后,她决定早饭拌疙瘩汤。 正好地上还放着几根干瘪的葱,就先用这几根葱调一下味儿好了。 林慧娘往锅里添上水,然后坐到灶前开始点火。 看着身后的柴火和要用柴火才能烧的锅,林慧娘开始庆幸幸好自己在乡下的时候跟着老乡学过烧火。 她动作麻利地点着了火,等火烧的稍微旺了一点,这才开始往锅底下填干树枝,不一会儿,厨房上空就有烟弥漫开来。 没用多大会儿,锅盖上就开始冒白气,林慧娘知道,这是锅里的水烧开了。她站起身,一边往盛着红薯面的陶盆里倒水,一边叫林安:“二郎!洗脸了!” 林安高高地应了一声,很快就兴致冲冲地跑了过来。 林慧娘把盆里的面搅开,从锅里舀出了水给林安倒在盆子里,又给他兑好凉水,这才吩咐林安:“你一会儿洗完了脸,也给娘和嫂子把洗脸水端过去。” 林安应着,飞快地把自己的小脸洗好,他又接过来林慧娘递过来的放在锅盖上被蒸得热乎乎的毛巾擦干脸,舒服地长叹一声,感慨道:“姐姐,今天真舒服!我们以前都没有用过热毛巾擦脸的!” 林慧娘往锅里下疙瘩的动作一顿,笑着道:“有热毛巾好还是没有好啊?”随后她又嘱咐林安:“快吃饭了,你去给娘和嫂子送洗脸水。对了,你二姐呢?” 原主的妹妹今年八岁,叫做林丽娘。 “二姐说她去大伯家了。”林安说着,端着盆子往外走。 两人正说着林丽娘,就听外面传来一声女童清脆的声音:“阿姐,我回来了!” 林安走到院子里,看到同样面黄肌瘦身材瘦小的林丽娘,乖声喊了声“二姐”,然后把手里端着的洗脸盆往林丽娘面前送了送,“洗脸,吃饭!” 两个小的在院子里说着话,林慧娘听得勾起了唇角,看着锅盖上再一次开始冒气,这才不再添柴。她揭开锅盖,把切好的葱加了些油和盐,倒进了锅里,又用大勺子搅拌开,缺少青菜,也就只能用油盐腌过的葱花给疙瘩汤添点味道了,不然寡淡的疙瘩汤会更难喝。 林慧娘正舀着碗的时候,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少妇缓慢地走了进来,她的肚子很大,但身形却依然纤细,两相对比之下,显得她本来就很大的肚子更大、也更吓人了。看到她进来,林慧娘皱着眉走过去要扶她,“嫂子你怎么进来了?” 少妇,也就是林慧娘的嫂子钱氏温柔一笑,通身满是与农家人所不符的娇婉纤柔,“我什么忙也帮不上,总不好让你再给我把饭端到面前来。” “你就快生了,可一定要小心些才是。”林慧娘扶着钱氏在桌前坐下,把舀好的碗端到她面前,又继续舀还没舀完的那个碗。 两个小的也跑了进来,看到他们,林慧娘好笑道:“慢点,少不了你们两个的。” “姐姐,今天的饭好香啊!”林安嘻嘻笑道。 一旁林丽娘也在附和,虽然这香气也不浓郁,但却让她忍不住想流口水,她偷偷地看了眼灶台,十分想看清今天姐姐做了什么好吃的。 “老实坐下。”林慧娘说着,去给林安把汤碗端过来,同时对端自己的碗的林丽娘说道:“小心点,别烫到了。” 给林安端了碗,林慧娘拿了个即使热了也依然很硬的杂面馒头,端着一个大碗进了堂屋。 堂屋是赵氏和林大伟夫妻的屋子,不过自从林大伟去世后,这两年林安又长大了些,堂屋里就只有赵氏一个人住了。 因为赵氏还病着的缘故,窗户紧闭着,屋子里十分阴暗、憋闷,林慧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