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分卷(14) (第2/3页)
漫进屋里,屋里的水位都有脚环深。 你一个人哪里忙得过来,我帮你。康婶小心翼翼的跟着谭家声。 声哥,康婶。白熙言在楼梯间唤了一声。 我先去看看电闸。谭家声说。 我陪你去。魏明瑜说。 抽屉里有蜡烛,我去点起来。康婶摸到柜子。 白熙言把手机亮起灯帮着康婶翻找蜡烛,眼前的情况大概率是整条街都停电了,往年也不是没试过,先把蜡烛找出来有备无患。 屋里的总闸就在楼梯下面,两人涉水走得很快,谭家声熟练的翻开盖子,魏明瑜用手电筒照着。 没跳闸,是停电了。谭家声拉了几次都没反应,很确定附近一带都停电了。 洋楼街这一带都是老房子,设施也老旧,不说台风停电,偶尔暴雨惊雷也会停电。 这时康婶已经点起了蜡烛,餐厅、客厅、玄关都点亮了。 我给爷爷送蜡烛。白熙言拿了两根上楼。 魏明瑜看着玄关的水位,眉头直皱。水位还在涨。 杂物间里有沙包,我去搬来堵住,再用抽水机抽水,水位涨不起来。谭家声很淡定,转身又进了杂物间。 往年都是这样,所以家里备了一套柴油泵,就像发电机似的运作,唯一的缺点就是噪音有点大。 但是这一年的台风显然跟往年不是一个量级,魏明瑜眉头皱起,觉得不妥,他走到厨房,拉开洗手池下的橱柜门。 手电筒一扫过去,只见下水道咕嘟直往屋里冒水。 声哥,下水道倒灌进屋里了。魏明瑜立即去杂物间找谭家声。厨房也要堵起来,还有卫生间! 什么?咱们房子这么高也倒灌?谭家声忙跟在后面一起去卫生间看看。 只见卫生间的下水道入口也咕嘟直冒水。 先堵起来再说。谭家声忙去拿沙包,魏明瑜也跟着帮忙。 白熙言从二楼回来,就这么一会的功夫,他发现屋里的水位又深了! 水涨得好快!康婶也发现了。 一时间四人不敢怠慢,忙七手八脚的搬沙包到大门、厨房门、浴室门。 大门沙包垒起有一米高,为了往屋外排水,大门不得不开着,彼时屋外狂风呼啸,只要靠近玄关便浑身都湿透。 水泵是手拉式的启动,魏明瑜过去帮忙扶着,谭家声冒着雨拉响水泵。 因水泵功率很大,屋里的水位总算稳住了。 哎呀,沙包有缝隙漏水,我去找些旧衣服来堵住。康婶忙不迭又去杂物间。 因全身都湿透了,谭家声干脆脱了上衣,赤脖守在大门。 白熙言突然想起什么。楼上的窗户还没检查完,我去看看。 我陪你去。魏明瑜立即跟上他。 二楼的窗户都没问题,白熙言想起四楼还有一间阁楼房,忙又继续上楼。 我也去帮忙吧。九叔有些坐不住了。 九叔,你陪着爷爷。魏明瑜回头劝住他。 让他们去吧。白晋华也说。 九叔只得又坐回沙发上,听着屋外的狂风呼啸,满眼都是担忧。 白晋华坐得笔直,眼中是经历千山万水后的平静。当年小日本的飞机偷袭G市,那下的可是炮弹啊,这点雨又算得了什么。 同样的洋楼,当年窗外一片硝烟,战机引擎的轰鸣声,就像阎罗王的催命符。 就是在这样生死存亡的时候,白鸣川带着全家老小守在家中,白晋华还记得他说的那句话。 民族存亡之际,能逃去哪里?人在家就在。 这话,年仅几岁的白晋华记了一辈子。 他会守着白家洋楼,直到他永远闭上眼那一天。 此时两人一路上了四楼。 四楼是顶层天台,只有一间阁楼房,里面是带卫生间的套房,早年也是客房,如今白家人口不多,便一直空置不用。 白熙言上到四楼时,房间的窗户被风刮开了,正疯狂的拍打着,玻璃碎了一地。 要是就这样不管,房里的家具就都泡汤了,家具还是其次,主要是这木地板经不起泡,本来就是上百年的老古董了。 我去找油布挡起来!白熙言说罢掉头就像下楼。 魏明瑜拉住他。油布没用,两下就吹开了,用木板钉起来,我去拿木板,你去拿工具箱。 一楼有木板,本来是用来挡水的,因有沙包就被弃用。 木板只能从外面钉在窗户上,阁楼被吹开的窗户朝着天台,操作不难,只是屋外狂风暴雨。 小言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