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穿进年代文苦情剧本里[八零] 第25节 (第2/3页)
为一些特别的原因,他的童年并不是在京市度过的,他笑着说:“那还真没有。” 两人就这样聊着天,没注意从饭店出来的几个人看到了他们,有个年轻的女孩一拽旁边中年女人的胳膊,“妈,刚才那个是我表哥吧,他车后座上的那个女孩谁啊,我表哥谈对象了?” 因为那女孩是背对着饭店这边,只能看到纤瘦的身段和乌黑的长发,顾昌东不可能让不是他对象的女孩坐他后座,就是她这个表妹,上学的时候都没那个命坐他自行车后座,所以表哥肯让坐他后座上的女孩子,肯定是他对象。 可是也没听说过表哥谈对象了。 那中年女人看过去的时候,顾昌东载着姜英已经骑远了看不清,顾昌东从二十岁拖到二十五岁,连相亲都不肯去,他怎么可能突然冒出个对象,不可能的。 她说道:“瞎说,你肯定看错了。” 那年轻的女孩子心想可能是她看错了吧,她表哥早都跟家里放过话,找不到他救命恩人,他这辈子都不结婚,因为他许下过承诺,就不能食言,家里人都愁死了,也不对,也有人暗地里高兴,巴不得表哥孤独终老。 顾昌东载着姜英到了叶教授家,叶教授果然还没有睡,看了姜英带过来的电动缝纫机的图纸,立刻惊讶不已。 叶教授是从国外回来的,国外早几年就有电动缝纫机,他还特意找了一台研究过,不过他并不是机械专业的,当时也就一时兴趣,看了两眼就丢在一边。 姜英手上这份图纸比他当时看过的先进多了,叶教授想到如果国内也能普及这种电动的缝纫机,服装制造业的产能将大大提高,他很重视,家里就有电话,叶教授给机械厂的袁建邦打了个电话,叫他赶紧过来,不过来肯定后悔,他就找别人了。 袁建邦是机械厂的技术总工,听叶教授这么一说,哪里敢耽误,马上赶过来。 他过来后看到那份电动缝纫机的图纸,就跟三天没吃饭的人突然看到一碗大米饭,兴奋不已,“叶教授,这是你设计的?” 叶教授说不是,刚才姜英跟他解释了,她是跟当时下放的专家后面学的一些机械知识,这份图纸也是那位机械专家设计的,原图纸已经不在了,幸亏姜英还记得一部分。 袁建邦听说那位机械专家已经病故,惋惜不已,逮着姜英一个劲的问道:“老专家还设计过哪些图纸,你还记得吗?” 姜英:……搞技术的求知欲她真扛不住。 姜英说道:“有是有一部分的,但时间太久了,我得慢慢想,这电动缝纫机我要的急,样机的话多久能研制出来?” “下月初肯定可以。”袁建邦打包票,他是搞技术的,图纸已经这么详细了,剩下的就是优化和调试,这都搞不出来,他这个总工也就别做了。 叶教授特别护短,说道:“老袁,图纸可是姜英提供的,你们机械厂不能白拿吧?” “是是,当然不能白拿了。”袁建邦问道:“这图纸你给了我们机械厂,你有啥要求不?” 机械厂也不好白拿姜英的图纸,电动缝纫机研制出来,订单肯定会排到生产不过来,厂里得创多少效益,姜英提出什么条件来,袁建邦都觉得应该尽量帮她争取。 姜英画出来的这份电动缝纫机图纸,那也是后世一步步研发改进出来的技术,并不是她自己的,而且机械厂还要优化调试,姜英不贪心,她的初衷是为了让姚真做衣裳的时候能轻松些。 她说道:“样机到时候能给我一台吗,如果以后我有电动缝纫机的定单,厂里得优先生产我的订单。” “就这点要求吗?”袁建邦简直不敢相信,他觉得这姑娘有点傻。 姜英笑道:“这就足够了。” 在现在产能还不发达的情况下,优先排订单也几乎不可能,姜英现在肯定没有大额订单,但是以后呢,说不定会需要,而且样机她必须先拿到一台。 “行,这个条件没问题,我做主答应了。”袁建邦立刻答应下来。 临走的时候袁建邦还不忘恳求姜英,叫她好好想想,给老专家去世前的设计,能默出来的就默出来,哪怕是一个小零件。 姜英说她尽量,她也没敢说死只有个电动缝纫机,万一以后还有啥想找机械厂帮忙造出来,回绝死了可就找不到理由了。 叶教授叮嘱顾昌东给姜英送到家,姜年庆还没睡,听到敲门声起来开门,明天卖的卤味还没卤制,姜英放好调料,姜年庆叫她先去睡,“到时间我会给捞出来的。” 姜英放好卤料,洗洗先睡了,留下姜年庆在灶台下看火。 第二天姜英去跟姚真碰修改的设计图,恰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