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我的1978小农庄 第196节 (第2/2页)
人真是小娟爸爸,李栋接下来开始了演唱满江红,高音拉的李栋脸红脖子粗,造人都没有这么累。 满江红,王静听的热血沸腾啊,台下一群干部,直点头,文化人就是文化人,你听听这唱的多好啊。 “嗷吼。” 最后几个嗷吼结尾,李栋整个人都快虚脱了,狗日的网友大表哥,这货八成是干高空作业的,要不咋把调子搞天上去了,自己差点吊死没下来。 “再来一首。” “再来一首。” 李栋一看,韩卫国几个二货嗷嗷的,你们是想一举干掉我嘛。 再来一首这个,李栋估计真要吊死了,太高,至少几栋二层小楼高。 “李栋同志,大家喜欢你就再来一首。” 梁天说话了,李栋还能咋样,那啥来一首让我们荡起双桨,是白桨和红桨,荡起来,荡起来,一起荡起来。 这首歌,李栋根本就忘记那年的了,刚吼吼高调,这会荡起来,慢悠悠的,台下不少人都被荡的不行。 “没想到李栋唱歌这么好听啊。” 梁晓燕荡起双桨,黄胜男心说果然是请自己吃大肉包子的男人,双桨荡的正好。 “小娟,你爸唱的可正好啊。” 刚刚满江红,王静老师已经满了,这会直接荡出去了,好挺好,舒服了。 一手荡起双桨,一下荡飞了不少人,小年轻们嗷嗷叫,这家伙有点吓人,再来一首比刚刚喊的还要大声,李栋一脸无奈,我已经荡起来,真的受不住了,求你们了。 “好了,好了,让李栋同志休息一下,李栋同志啊,我听说你写了诗歌啊,要不再给大家朗诵朗诵。” 高建军站起来笑说道,那啥李栋现在是公社宝贝疙瘩,池城革委会那边看了几天功夫就又上了花城报纸,还有儿童时代又出了第二本,这不专程打电话过来把梁天和高建军表扬一番。 要好好的培养李栋同志,争取为池城科技文化发展添砖加瓦。 李栋一看,这是想要自己在文艺青年这条不归路上放马狂奔的节奏啊。 “那好吧。”主要我为人老实低调,领导让干啥干啥。 “来一首刚写的小诗,不好大家多指正。” “面朝大海,春暖花开。” “从明天起……,我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。” 激动,最激动谁,王静老师,文静如她一下就被这一首给打湿了,湿了,湿了,真的好诗啊。 要说唱歌,李栋虽然唱的很好,很意外,很惊讶,可是比不上这首诗,心潮澎湃,一波接着一波浪花打的自己飘了。 那感觉是从没有过的,如同棉花糖打滚,如同在汽水泡里炸裂,如同在大雪里喝着暖热牛奶温暖。 李栋一首小诗下来,台下鼓掌不少,当然多数农民都不知道这娃干啥呢。 “啥啥啥啊,明天才劈柴,今年烧啥啊。” “还明天再关心粮食蔬菜,这小子不是个踏实老帮的。” 好家伙,李栋一脸懵逼啥玩意,韩国富更是握着烟袋杆子。“这小子懒筋又上来了,你听听都写的啥,还跑海边,地都不种了。” “海鲜粥吃多了。” “可不是嘛,还闲的蛋疼给山起名字。”六爷吧嗒一口旱烟。“回头俺们好好跟这孩子说道说道,好好写纸片片,不能犯懒。” 好嘛,李栋觉着自己被打击了,本来还想听点美好的夸赞声,好家伙,一水的啥玩意啊,李栋叹了一口,天才总是寂寞的,谁知道我的心,海子你知道嘛。 受伤了,李栋提着吉他走下了舞台,虽然舞台不大不高,可是好失落。“唉,黑夜给我黑色眼睛,我却用它寻找光明。”知音难求啊,李栋扫了一眼黄胜男和梁晓燕,小娟,咦,王静老师也来了。 王静刚听到李栋最后两句诗,整个人愣住了,黑夜给我黑色眼睛,我却用它寻找光明,真的太好了。 “达达。” “小娟。” 李栋笑着揉了揉小娟脑子,至于诗歌啥玩意换钱的,不救人的,为了救海子还有顾城,我容易吧,等我把他们诗歌都抄完了,这个二货去工地搬砖,哪里还有闲工夫干别的,我真是用心良苦的,唉,总有些人负重而行,做好事不留名。 “王老师,晓燕。”李栋笑说道。“咋这么晚啊?”最后一句对黄胜男说的。 “有点事耽误了。” “来了就好了,我还怕你赶不上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