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至尊纨绔_第410章 人未走,茶已凉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410章 人未走,茶已凉 (第1/2页)

    一个个自诩为饱读诗书,不与贫民百姓同榻的读书人,如今却在王氏还没凉透前该撇清关系的就在撇清关系,甚至一些和王氏大房结过亲的,也被各自家主找了个由头发配出自己领地或者长安了。

    这一幕仔细想想,多么像王忠诚落马的那一刻,也是这样的人未走、茶已凉。

    李世民态度表达的很明显,谁为王氏大房成员求情,那么便一罪论处。

    人精般的官员总喜欢揣测圣意,而如今李世民态度说的如此明了,这些人也不敢打什么主意了。

    求情?

    也得有命去求才是……

    而王氏和王忠诚的下场倒是差不多,根本不用多做审理就拉到菜市口准备砍头,李世民是铁了心要拿王氏开刀了啊!

    菜市口的血迹还没彻底黯淡,地面上又添了无数的新鲜血液。

    王氏大房家主看着这一幕,不禁悲从中来,枉他经营王氏多年,然而现在王氏却要在他手中走向衰败,这是何其的讽刺?

    到了现在他能做的也只剩下一件事……

    “杨元庆,伴君如伴虎,下一个焉知道不会是你?伴君如伴虎,哈哈哈,我就下去等着看你的下场。”

    杨元庆淡漠的丢出斩杀令牌,面无表情道:“我的下场你可能看不到了,但你的下场我确实现在就在看着。”

    王氏大房一死,可不单单是几百口子人头落地那么简单,而是真正意义上第一步开始瓦解天下士子对四门高姓的拥簇。

    以往寒门子弟若是想出头,想谋个一官半职,就得先去四门高姓门下当门客,还要做出一定贡献入了他们的眼才可能被举荐,有些人甚至一辈子被蹉跎在内碌碌无为。

    而现在随着王氏的倒下,科举制、土地制以及其他一些压着不发的政令也终于传出了长安。

    最为直观的感受就是孙富学了,科举制的开封让寒门学子看到了希望,而义学的举办让一些穷的书都读不起的寒门看到了曙光。

    李世民更是把麓山书院提携为榜样,鼓励地方举办义学,大举促进寒门学子求学的欲.望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不过一个月的功夫,无论是长安还是地方郡县,皆在欢呼龙恩浩荡,而这些人每每说起李世民的丰功伟绩,无不是要提一嘴杨元庆如何上下走动,为百姓谋福祉。

    当然,也会趁机踩一脚已血溅菜市口的王氏大房一族。

    义学的举办、科举制的顺利实施,以及蜡烛、白纸的大力投入,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一个循环,而在四门高姓的眼皮子底下,杨元庆做到了。

    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,杨氏有子杨元庆……特封尚书左丞,钦此!”

    内侍官宣读完圣旨,照例拿了自己那份子钱,满脸笑的如菊.花,“恭喜杨左丞了,如此年轻就已是正四品上官员,若要再进一步,咱家都觉得是应该的。”

    从品阶上来说,没有二品的太子少傅名声大,但尚书左丞却是有实权的职位,李世民此举也是向众人宣布:从此以后,杨元庆也是大唐的肱股之臣。

    不过杨元庆现在还有一事担心,拉着内侍官问道:“侍官,不知道长公主最近怎样了?”

    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