争魏_第十七章 谋事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十七章 谋事 (第1/2页)

    洛阳居天下之中,山川险要。

    四方形胜皆聚于此。

    班固曾在《两都赋》中言:增周旧,修洛邑,扇巍巍,显翼翼。光汉京于诸夏,总八方而为之极。

    曹魏定都于此,四方人文荟萃,国势日上。

    夏日的阳光洒满全城。

    骆谷战败,并没有影响这座城池的繁华。

    而庶民丧子丧父丧夫的哭声,永远传不进朱门青瓦内。

    西城司马府内,父子二人相对而坐。

    “曹爽、夏侯玄战败,天下人心尽失矣!”司马师按捺住心中的欣喜沉声道。

    在他的父亲面前,他永远都是小心谨慎的。

    既敬且畏。

    “曹爽人心尽失,但大魏不可失去人心。”司马懿一脸的云淡风轻。

    而只有司马师知道,这云淡风轻的背后,是万丈惊涛。

    从曹爽出兵之时,一切都在算计当中。

    所以伐蜀之战的结果早已注定。

    司马师仿佛听到某种预言,目光大亮:“父亲说的是,朝廷提拔儿为中护军,儿必尽心尽力。”

    魏晋以来,中领军、中护军成为中军最重要的官职。

    中领军掌管洛阳禁军,宿卫皇室,地位颇重。

    中护军掌武官选拔,权力极大。

    曹爽听从丁谧之谋,明升暗降,尊司马懿为太傅,夺其兵权,晋蒋济为太尉,免其中领军之职,朝中大权尽归曹氏兄弟。

    中护军也被夏侯玄兼任。

    但伐蜀失败,曹爽在各方势力的压迫下,不得不交出部分权力。

    很多东西明面上风平浪静,暗地里早已波涛汹涌。

    互相妥协之下,中护军归于司马师。

    司马懿懒散的躺在软塌上,望着湛蓝如洗的天空,仿佛追忆逝去的峥嵘岁月,“你我都是大魏臣子,国家艰难,当思报效国恩。”

    “父亲所言甚是,近日辽东来报,高句丽趁虚犯边,袭破西安平,燕地颇危。”

    自从曹爽出征之后,司马懿便托病在家,不问国事。

    朝中的风吹草动都是由司马师带传。

    明帝景初元年,司马懿四万援军与毌丘俭会师,破辽东公孙渊,其后,司马懿下令斩首十五岁以上男子七千余,以头颅筑京观,凡公孙渊所任公卿一概族灭,杀将军毕盛等二千多人,收百姓四万户,大量迁入内地,直接造成了辽东的空虚。

    高句丽趁势而动。

    之后几十年,辽东逐渐成为鲜卑人的龙兴之地。

    听完司马师的汇报,司马懿不为所动,躺在软塌上,闭着眼,仿佛睡着一般。

    司马师继续道:“高句丽王位宫两万大军,毌丘俭只有八千郡国兵,若毌丘俭兵败,曹爽去一臂助!”

    毌丘俭乃明帝东宫故旧,深受信任,平步青云,后与夏侯玄、嵇康等名士交厚。

    良久之后,司马懿缓缓道:“毌丘俭胸怀干策,有名将之资,此战难以定论,虽与夏侯玄交厚,未必是曹爽一党,不可一概而论。”

    末了,忽然话锋一转,“毌丘俭对大魏忠心耿耿,吾儿当效之。”

    司马师本来不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